“螃蟹馬拉松”,跑出一條文旅融合新路子新京報評論

▲11月2日,2025高淳馬拉松鳴槍開跑。
當體育活力與地域特色互相碰撞,文旅融合便有了最生動的表達。近年來,各地文旅經濟蓬勃發展,各類創新實踐層出不窮。
有的依托山水景觀打造“打卡式”旅游目的地,有的深挖非遺推出沉浸式演出,有的則借力體育賽事激活城市活力。這其中,舉辦與本地自然人文、特色產業交融的馬拉松賽事,成為不少城市打造文旅IP、拉動經濟增長的優選路徑。
中國田徑協會發布的《2024年中國路跑工作報告》顯示,2024年全國累計舉辦各級各類路跑賽事749場,總賽事規模達704.86萬人次。
馬拉松賽事強勁的號召力,被不少城市視作激活文旅消費、塑造城市品牌的重要抓手——既能以賽事為媒,為城市聚集人氣,又能借跑者視角全景展現城市風貌,繼而推動體育、文旅、產業深度聯動,實現“一場賽帶火一座城”的傳播效應。
而位于金陵古城南京的高淳區,也早早就把握了這一趨勢,將本地最具代表性的“蟹文化”與馬拉松賽事深度綁定,走出了一條“體育+文旅+產業”的特色發展之路。
暮秋時節,固城蟹肥。在南京市高淳區,一場“蟹味兒”十足的馬拉松剛剛落下帷幕。11月2日,金陵秋陽鋪灑大地,2025高淳馬拉松鳴槍開跑,萬余名跑者聞令而動,懷揣著對秋日盛景的憧憬與對固城湖鮮蟹的惦念,奔跑在波光粼粼的固城湖畔。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場賽事的“蟹味兒”滲透在每個細節里:“答蟹有禮”互動活動、為馬拉松選手提供螃蟹禮包、設置趣味打卡點與互動游戲、增設舞臺表演、新增蟹塘捕撈體驗活動、賽后可以免費品嘗固城湖大閘蟹……可謂存在感滿滿。
“螃蟹”+“馬拉松”的組合,讓諸多跑者在賽道上開啟一場兼具速度與煙火氣的文旅體驗。同時,高淳還將“吳楚-蟹鄉-水韻”主題文化巧妙結合,讓跑者在疾馳中觸摸地域文脈,進一步豐富跑者的文化體驗。
值得注意的是,與其他賽事不同,今年的高淳馬拉松現場鳴槍嘉賓是來自高淳各行業的優秀青年代表。近年來,高淳積極推進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設,而邀請各行業優秀青年代表作為此次馬拉松賽事的鳴槍嘉賓,無疑就是“讓高淳對青年更友好、青年在高淳更有為 ”的真實寫照。

▲跑者正在參加2025高淳馬拉松。
一汪好水育鮮蟹,一場賽事興文旅。事實上,高淳馬拉松自2015年創辦以來,就以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高淳特色產業固城湖螃蟹為切入點,打造具有特色的“螃蟹馬拉松”品牌。
歷經10年沉淀,這場以“螃蟹”為魂的賽事,早已不是單純的體育競技,而是成為了串聯產業、激活經濟的重要紐帶,也是高淳向世界遞出的一張“文旅名片”。
公開資料顯示,憑借獨特的主題打造與優質的賽事服務,高淳馬拉松先后獲得中國田徑協會金牌賽事、最美賽道特色賽事、江蘇省十大最美跑步線路等諸多榮譽,品牌影響力持續攀升。
在知名賽事的強勢賦能下,固城湖螃蟹“肥而不膩、鮮而甘甜”的獨特品質被更多人熟知。不僅拿下全國第一個水產類“中國馳名商標”、全國第一個有機螃蟹品牌等多個行業標桿榮譽,2020年更是成功創建全國首個以螃蟹養殖為主導產業的國家級園區,2022年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養殖和健康養殖示范區。
顯而易見,通過賽事與螃蟹產業的深度綁定,高淳不僅讓特色鮮明的馬拉松賽事更具辨識度,也實現了賽事助力螃蟹產業“加速跑”的目標,跑出了一條文體旅產業融合發展的路子。
當然,在用差異化IP點亮文旅新坐標這條賽道上,南京高淳的做法其實并非孤例。
像重慶的“火鍋馬”,就將火鍋這種當地美食文化巧妙地融入了馬拉松賽事之中;而在寧夏銀川,人們將當地特色產業葡萄酒與馬拉松結合,以數十家酒莊串聯賽道,讓跑者在塞上酒香中奔跑;在廣西桂林,則將馬拉松賽道與桂林特色的象鼻山、日月雙塔等景區景點相結合,讓跑友在奔跑中領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詩畫意境。
這些特色賽事的成功,進一步印證了“地域特色+體育賽事+文旅產業”的融合邏輯。而這也表明,文旅融合的核心不在于各類元素的簡單粗暴疊加,而在于找準地域文化與體育賽事的契合點,并且要有久久為功的堅守。
長此以往,方能像高淳馬拉松一般,通過“螃蟹馬拉松”凸顯自身的產業優勢和文化底蘊,進而擺脫馬拉松賽事同質化的窘境,形成獨特的品牌。
說到底,當固城湖風裹著淡淡蟹香撲面而來,當人們在賽道上感受蟹鄉煙火、在賽后品嘗美味鮮蟹之時,那些由賽事帶來的短期流量正轉化為驅動高淳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的長期動力。而這,無疑就是文旅產業融合的最鮮活模樣。
撰稿 / 劉亞安(媒體人)
編輯 / 馬小龍
校對 / 賈寧